18907962153  18907965048

井冈山精神教育研究院面向全国企(事)业单位、团队组织开展井冈山红色培训、革命传统教育

导航

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红色文化 > 红色教育

醉美总是映山红

再没有一种花,像映山红那样动人心弦。
        要看映山红,井冈山是最好的地方。四月,在井冈山,山上坡下,岭里沟外,房前屋后,到处都是红彤彤的映山红。
 
        “映山红迎风摆,大小五井笑颜开。”每到春天,井冈山的映山红漫山遍野,繁花似锦。那些映山红,含苞的如一颗颗红心,开放的像一朵朵云霞,飘舞的似一面面彩旗。它们盛开在山坡,盛开在峡谷,盛开在悬崖峭壁,尽情怒放着,傲然灿烂着,密密匝匝地伸向四周,映红了溪流,映红了蓝天,映红了五百里山川。
        和映山红一起生长的,是一首名叫《映山红》的歌谣。它如山岭上的映山红一样开得持久、热烈,穿过秋冬,飞越高山,开遍了华夏大地。
 
        “夜半三更呦盼天明,寒冬腊月呦盼春风,若要盼得呦红军来,岭上开遍呦映山红。”这首歌,总让我百听不厌。春日的一天,我去井冈山参观,来到小井红军医院。这里有许多感人的故事,张子清师长献盐就是其中的一个。当时,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,没有消炎药,食盐也非常紧缺。但是,身负重伤的张子清,却把自己珍藏的一小包食盐全部捐献出来,让医护人员化成水后为所有的伤员伤口进行消炎。后来,他自己伤情恶化,不幸牺牲。红军医院旁边是小井烈士墓,130余名红军伤病员来不及转移,在这里集体被敌人用机枪疯狂屠杀。之后,他们长眠于此。这一百多名烈士,年纪最小的只有14岁,最大的也只有21岁,他们中间只有18个人留下了名字。
 
        墓前,有一位六十几岁的老人正坐在那里,怀抱着二胡,微闭着眼睛,一丝不苟地拉着歌曲。旋律萦绕,回荡山谷,正是再熟悉不过的《映山红》。一曲结束,乐声再起,还是《映山红》。此情此景,更加让人感到《映山红》的震撼人心。
 
        等我们瞻仰曾志同志的墓之后,返回来,这位老人仍然坐在那里,仍然微闭着眼睛,拉着曲调仍然是《映山红》。是的,他反反复复拉着的只有这一首歌曲,但是,却以一胜百。还有什么歌声,是陪伴这些烈士长眠的最好曲目?“夜半三更呦盼天明,寒冬腊月呦盼春风,若要盼得呦红军来,岭上开遍呦映山红。”简简单单的歌词,简简单单的曲调。杜鹃啼处血成花,革命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。1929年,井冈山失守以后,敌人见人就杀、见物就抢、见房就烧。当彭德怀重上井冈山时,看到眼前所见,决定为每个老百姓发一块银圆。可是,原本准备的2000块银圆,却只发了700余块,因为许多老百姓已经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。
 
        在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岁月里,整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共有48000多名红军将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在井冈山的每一寸土地上,几乎都有烈士倒下。无数英烈,前赴后继,用生命坚守了这块红色的土地,用鲜血染就了今天的惊艳。
 
        红米饭,南瓜汤,以及井冈山博物馆里已经锈蚀的大刀、长矛,展柜里的竹钉、土雷和草鞋,见证着一种永恒的精神,那就是:坚定执着追理想、实事求是闯新路、艰苦奋斗攻难关、依靠群众求胜利。
        习近平总书记说,井冈山是革命的山、战斗的山,也是英雄的山、光荣的山。面对大革命失败和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受挫,面对“红旗到底能打多久”的迷茫和质疑,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然高擎火炬前行,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毅然决然团结战斗在井冈山,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,开辟了中国革命的崭新道路。
 
        映山红,一年又一年开着。它们的根,扎进了井冈山的泥土,只要春风吹来,它们便开满了山岭。看到眼前如火如荼的映山红,我们心潮澎湃。似乎在每一丛花朵下,都蕴藏着一个矢志不渝的灵魂;似乎在每一朵花蕊中,都寄予着烈士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祝福。
        新时代新征程。走在井冈山,举目四望,天空蔚蓝,阳光灿烂,水在清澈地流,花在绚丽地开……井冈山映山红

  以上就是醉美总是映山红文章的全部内容,如果您有井冈山培训,井冈山红色培训,井冈山红色教育方面的需求,可以随时咨询我们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jgsjs.org/wh/1/128.html,文章未经本站许可,禁止转载!